【名師支招度寒假】
給學齡前兒童家長的幾點建議
文圖/姚立軍 編輯/云楓
大家好,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,同時也是一個七歲孩子的父親。今天,我就從這兩個角度談談我對學齡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幾點想法,同時也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。
1.培養(yǎng)良好的品德和性格
學齡前的兒童特別感性,他會對外界正在變化的事物馬上產(chǎn)生自己的反應,這種反應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。作為家長,要首先做到身體力行,在家庭中創(chuàng)造一個良好的交往氛圍,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陪孩子,對孩子平日里的言行舉止要多關注,多思考,多引導,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,人生觀。我覺得可以先從培養(yǎng)孩子的文明禮貌用語做起,例如,問候別人,要說:“XXX您好”;與人告別要說:“XXX再見”;表示感謝,要說:“謝謝”;表示歉意,要說:“對不起”;尋求幫助,要說:“請”字;贊美別人,要說:“太棒了;真了不起”……這些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禮貌用語,如果孩子能在恰當?shù)膱龊虾侠淼剡\用,想必會對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.注重智力的開發(fā)
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證實,智力發(fā)展的幾個關鍵期集中在學齡前這塊兒。這一時期,孩子的觀察力、注意力、記憶力、思維力和想象力,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是黃金發(fā)展期。而這些能力形成的前提,我認為離不開興趣和習慣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這樣一個現(xiàn)象:自從部分地區(qū)取消了學前班后,一些家長就對幼小銜接產(chǎn)生了過分的擔憂,他們認為孩子在公立幼兒園什么也沒學到。一些私立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態(tài),順勢開設學齡前兒童拼音班、奧數(shù)班等。從小學教師的角度來看,從公立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在剛剛接觸小學課程時,確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,但這些孩子普遍來看,想象有空間,思維有廣度,學習習慣好,學習有興趣,做事有耐心,會與人合作,善與人交流。而從只教知識的私立幼兒園出來的孩子,普遍來看,一二年級的知識點掌握較好,回回考試都能拿到較好的分數(shù),但其他方面表現(xiàn)平平,甚至不盡如人意。有幸的是,我在小學六年級已執(zhí)教五年,對這兩類孩子的后續(xù)發(fā)展也進行了不間斷的關注,到了六年級以后,可以漸漸發(fā)現(xiàn),在學齡前階段,注重發(fā)展多種智能的孩子潛力巨大,大部分學習成績優(yōu)異、能力較為突出的優(yōu)等生均來自于公立幼兒園。所以,我總想對各位學齡前兒童家長大聲疾呼:不要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了!即使是能力提升班,我建議也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(fā)展、興趣愛好和主觀感受。
今年放寒假前夕,我就碰到這樣一件事兒。一天下午,我去幼兒園接兒子,途中遇到一位爺爺帶著孫女往外走,看孩子的年齡約在四五歲左右,剛出幼兒園就放聲大哭,爺爺問其原因,她說不想去學鋼琴了,這位爺爺立馬回上一句:“哪件事都可以商量,唯獨這件事不行!”孩子哭得更兇了!我邊走邊想:為什么現(xiàn)如今的大人總喜歡把自己沒有實現(xiàn)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呢?無法理解。
我的兒子今年七歲,雖然沒有啥特長,但他生活得很快樂,他沒有參加任何興趣班,所以,有大把的時間來玩耍。因此,對于如何開發(fā)學齡前兒童的智力,我的理念是把玩兒做的有學問。我個人喜歡讀書、書法、演講、釣魚、騎行、攝影,自認為生活得很有滋味。按照順其自然的法則,我從來都不會督促兒子看書,因為我喜歡讀書,所以時常去書店買書,在網(wǎng)上購書,這個過程,我會有意引導孩子參與進來。還有,我看書時,會根據(jù)書中的故事情節(jié)繪聲繪色地朗讀、表演,這時遠處玩玩具的兒子會慢慢向我靠近,時間久了,他就央求我給他講書中的故事,進而他有了買書的念頭,喜歡上了閱讀。這不,天天晚上睡覺前必得給他講上一段,否則難以入眠啊?,F(xiàn)階段,他十分喜歡恐龍,喜歡就是好事,我給他買了各種各樣的繪本,現(xiàn)在他研究的比我都透,并立下宏愿,將來上大學要研究恐龍,畢業(yè)后要開一個大型恐龍樂園。
其實,孩子應該有更廣闊的閱讀空間,閱讀不一定非得看,也可以聽。孩子小的時候,我就給他買了一個小音箱,從網(wǎng)上下載過《安徒生童話》《格林童話》《伊索寓言》《一千零一夜》《中國神話故事》《神奇校車》《十萬個為什么》……就這樣,孩子一個月內總會聽上幾百個故事。過一段時間,我就會換一批。后來,我又發(fā)現(xiàn)“喜馬拉雅”這個電臺里有好多兒童繪本故事,特別是“寵壞你的耳朵”和“michael錢兒頻道”,主播聲音絕對高品質,故事講得繪聲繪色,扣人心弦。如今,兒子已經(jīng)離不開這個小音箱啦,吃飯,上廁所時都要拿著聽上一段。這不,最近這一段時間,他又迷上了《三國演義》和《西游記》。前不久,在幼兒園,他參加了他人生里的第一次演講比賽,講的就是《三國演義》當中的《草船借箭》,歷時6分05秒,一個半白半文言的故事,被他講得異常生動,贏得了臺下老師、家長、同學雷鳴般的掌聲。
說實話,我沒有教過兒子一句話,這都是他天天、月月聽小音箱的結果。后來,學校領導覺得他還行,就推薦他在國旗下演講。這本來是好事,可孩子很有壓力,他認識不了幾個字,我給他寫的稿他看不懂。我告訴他沒關系,之后我便把這份稿聲情并茂的讀上一遍,存到“低音炮”里,兒子還像以前聽故事一樣,只聽了幾遍就會背了!隨后,他一有時間就找我們做觀眾來上一遍,我在肯定他講得好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幾點改進意見。正式演講那天,他不負眾望,演講的很是精彩。
我喜歡釣魚,無論是臺釣還是海釣,裝備都很齊全。兒子總喜歡與我討論釣魚的裝備和釣魚的心得:“鯽魚喜歡吃什么?鰱魚應該怎么釣?用什么樣的漂兒?用多大的鉤……”所以,打小他就對各種各樣的魚充滿了無限的興趣。為了留住這些美好的印象,有一天他突然拿起了筆,畫出了他心目當中的第一條魚,后來竟一發(fā)不可收拾,各種各樣的魚在他的畫筆下誕生?,F(xiàn)如今,他最拿手的就是畫鯉魚,大筆一揮,幾筆下來,一條魚的輪廓便躍然紙上。說實話,我不懂繪畫,沒有給過孩子任何指導,只是培養(yǎng)了他的興趣,給他創(chuàng)造了繪畫的主題,保證了他繪畫的時間和空間。為了培養(yǎng)他的思維,在閱讀時,我總不忘啟發(fā)他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,我不懂時就及時上網(wǎng)幫其查找答案??梢哉f,孩子在玩兒中就把該學的東西學了,該培養(yǎng)的能力培養(yǎng)了,關鍵是他還保持了繼續(xù)探究下去的興趣,這一點對于我們當前的教育而言尤為難得。
3.感受美,欣賞美,創(chuàng)造美
在我們的生活中,大自然里的一切和許多社會現(xiàn)象都會給人留下美好的感受,學齡前兒童更應該從小就有一顆能夠感受美、欣賞美的向美之心。只有這樣,在未來的生活中,他才能去為別人、為這個世界創(chuàng)造更多的美。
可我們知道,美好的東西往往會轉瞬即逝。這些美該如何永久地保存到我們的記憶當中去呢?我和兒子選擇的是攝影。對于攝影,可以講,我和兒子都是初學者,我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孩子利用手中的手機、單反相機、攝像機記錄下曾經(jīng)感受到的美好,我們一起學習,一起欣賞,一同品評,一路創(chuàng)造。春天的時候,我們野外踏青,用相片記錄下萌萌的草芽兒,嫩綠的柳枝;夏天的時候,我們溪邊垂釣,用視頻拍下蘆葦中的雀鳥兒,水中的魚兒;秋天的時候,我們園中采摘,用照片記住秋棗兒的紅艷,蘋果的甜美。冬天的時候,我們感受寒冷,用視頻錄下雪花的潔白,冰河的靜美。除了大自然里的一切,每一年我們都會領著兒子各地游賞,感受各地民間習俗和特有的文化。就是因為攝影,孩子有了美好的體驗,他會主動把這種美好的體驗說給別人聽,畫給別人看,他還鼓勵我把這種種的美寫給別人看。為了記錄兒子尋美的過程,我還特意做了一個電子繪本,給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憶,在這本書里,有他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,這點點滴滴都是美的凝聚,他可以尋找到他尋求美的根。
4.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
一提到體育活動,人們總以為那是大人們應該做的事情。其實,兒童正處在生長發(fā)育時期,其特點是活潑好動。體育活動不僅重要,而且十分需要。兒童的走、跑、跳、攀、登等基本動作的習得就應該在學齡前完成。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,利用晚放學或節(jié)假日的時間,找上一群小伙伴兒到廣場上,玩玩接力比賽,打打球,騎騎自行車,玩玩丟沙包。有的時候,幾個孩子在一起,為了一根樹上的小樹枝就會把這幾個基本動作都做上一遍。適宜這種大運動發(fā)展的活動也可以在室內進行。比如播放音樂的時候,可以讓孩子們隨著音樂跑跳或者爬行。
5.學會與他人交往
首先,要給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交往氛圍.家長要與孩子做朋友,培養(yǎng)他敢說話,愛說話的性格。涉及到孩子自身的問題,應當從孩子的角度,多與孩子商量,多聽聽孩子的意見.這樣有利于孩子樹立信心,大膽而正確地與人交往,品嘗與人交往的各種滋味。
其次,可以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方法。交往能力是孩子與他人,尤其是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。所以想要讓孩子獲得交往能力,家長首先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、多串門,或者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里玩。當交往的機會到來時,家長要學會藏在孩子的身后,鼓勵孩子熱情、主動地與他人交流,逐步學會與人交往。
最后,在實際生活中培養(yǎng)孩子的交往能力。如:在商場,讓孩子試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;在馬路上,讓孩子有禮貌地向別人問路;坐客時,讓孩子與不同的親戚朋友交流、玩耍等等。
此外,孩子在每次交往成功之后,家長都要充滿激情,毫不吝嗇地大聲贊美。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:親一親,摸一摸,拍拍肩膀,擁抱一下,豎起大拇指等等,只有這樣,孩子才會充滿自信,才會真正學會與他人交往。
小鏈接
姚立軍,曾獲遼寧省小學語文名師、遼寧省骨干教師,朝陽市師德標兵、朝陽市語文學科帶頭人、朝陽市首批名師等稱號。多篇教育專著發(fā)表于核心期刊,現(xiàn)任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第三小學語文教師。